公司简介
南京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,是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300496)规模最大的全资子公司及华东区域总部。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,拥有606名参保员工,累计获得105项软件著作权和37项专利,业务覆盖智能视觉、智能物联网(AIoT)、OS整车操作系统、舱驾一体HPC等核心技术领域。依托母公司全球40多个研发中心的生态网络,南京中科创达深耕智能汽车、工业检测、智慧城市等场景,其智能座舱系统已服务国内外40多个汽车品牌的超4000万台智能汽车,是推动中国软件产业迈向万亿级规模的核心力量。
南京中科创达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基于Kanzi HMI工具平台,支持3D界面设计、多屏互动与语音控制,可无缝适配高通、英伟达等主流芯片平台。2024年推出的“滴水OS”舱驾融合系统,通过中央计算单元整合座舱与驾驶域功能,实现算力共享与低延时响应,助力车企缩短30%开发周期。该系统已应用于混合仪表、车载信息娱乐、AR-HUD等模块,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车型的全产品线。
公司自主研发的Camera一站式视觉平台,集成图像处理算法与深度学习模型,支持缺陷检测、行为分析、OCR识别等功能。在半导体制造领域,该方案实现微米级瑕疵检出率99.7%;在智慧零售场景,通过边缘计算设备完成实时客流统计与热力图生成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模块化设计,可快速适配不同硬件(如安霸、瑞芯微芯片),并通过TurboX平台提供算法优化工具链。
针对AIoT设备碎片化痛点,南京中科创达推出TurboX智能大脑平台,提供“核心计算模块+操作系统+算法”的一体化开发套件。例如:
该平台已服务超过100家客户,缩短50%产品上市时间。
基于HPC(高性能计算)架构,公司开发了舱驾一体域控制器方案,支持OTA升级与车路协同数据融合。其云端管理平台可实时分析车辆状态数据,预测电池健康度误差率<3%,并生成定制化维保建议。在信息安全层面,采用国密算法与硬件级隔离技术,通过ISO/SAE 21434认证。
中科创达与高通、英伟达、地平线等芯片厂商建立联合实验室,深度参与芯片底层驱动开发。例如,与高通合作的智能座舱平台TurboX Auto,可提前6个月适配新一代骁龙芯片。这种“芯片+OS+应用”的垂直整合模式,使客户无需重复适配即可快速部署方案。
在智能驾驶领域,公司率先布局中央计算EE架构,2024年发布的舱驾融合系统支持ASIL-D功能安全等级,算力冗余设计可满足L4级自动驾驶需求。与南京大学等高校共建AI联合实验室,在Transformer模型压缩、多模态交互等前沿领域储备20+项专利。
依托南京总部与上海、合肥等地的分支机构,公司提供“需求-开发-测试-部署”全周期支持。测试团队采用自动化框架(如Robot Framework)实现7×24小时兼容性验证,缺陷修复响应时间<4小时。南京的研发人力成本较硅谷降低60%,助力客户实现性价比最优。
公司通过CMMI 5级认证与TISAX信息安全评估,代码审查覆盖率达100%。在数据治理方面,支持GDPR与中国《数据安全法》双合规方案,提供数据脱敏与审计追溯功能。
南京中科创达主导贡献Linux车机子系统(AGL)的10%核心代码,并发布OpenCPU开源计划,提供API接口文档与示例代码库。开发者可通过GitHub获取SDK工具包,快速完成从原型验证到量产的过渡。
南京中科创达凭借全栈技术能力与生态聚合优势,持续推动操作系统技术的场景化落地。无论是智能汽车的座舱革命、工业视觉的精度跃迁,还是物联网设备的泛在连接,其解决方案均展现出高效、安全、易扩展的特性。对于开发者而言,开放的生态工具链与本地化支持体系,将加速创新想法的商业化进程;对于企业用户,全生命周期服务与成本优化能力,则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可靠保障。未来,随着南京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的崛起,中科创达的技术辐射力有望进一步重塑全球智能产业格局。
开发者社区与测试标准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