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幕亮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眼睛负担。建议根据环境光线调整亮度:白天室内使用时,屏幕亮度应与周围光线接近;夜间可适当降低亮度,并开启设备的“夜间模式”。若屏幕像一盏刺眼的台灯,说明需要重新调节。
2.过小的字体会迫使眼睛持续聚焦,容易引发疲劳。将设备默认字体调整为“中等偏大”,确保在正常使用距离下(约30-40厘米)无需眯眼或前倾身体即可看清。选择黑底白字或深灰底浅灰字等低对比配色,能减少光线反射对眼睛的刺激。
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,就将视线转移到6米外的物体上,持续注视至少20秒。这个动作能让眼部肌肉从紧张状态中放松,如同久坐后起身舒展身体一样重要。如果难以精确计时,可在喝水、接电话时自然完成远眺。
4.避免躺着或趴着使用设备,这些姿势会迫使双眼以不对称的角度工作,加剧干涩和重影。理想姿势是端坐,让屏幕中心略低于眼睛水平线,手臂自然下垂时手腕与键盘持平。若使用手机,可借助支架避免长时间低头。
关闭设备时,观察房间亮度是否适合阅读纸质书。如果过暗,需增加背景光源;若阳光直射屏幕产生反光,应调整设备角度或使用窗帘遮光。注意避免头顶灯光直接照射屏幕,这种强光反射会形成“光污染”,如同在镜子前看书。
6.指纹、灰尘等污渍会降低屏幕清晰度,使眼睛更用力地识别内容。每周用微纤维布配合专用清洁剂擦拭屏幕,注意避开听筒、摄像头等精密部件。清洁后的屏幕就像擦亮的眼镜片,能明显提升观看舒适度。
专注使用电子设备时,眨眼频率可能下降60%。有意识地每15秒眨眼一次,能保持角膜湿润。如果出现干涩感,可用40℃左右的温热毛巾敷眼5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,效果如同给眼睛做“舒缓按摩”。
8.多食用深绿色蔬菜、蛋黄、鱼类等富含叶黄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,这些成分如同眼睛的“天然防护罩”。避免过量摄入甜食,研究发现高糖饮食可能增加近视发展风险,这与血糖波动影响眼球壁韧性有关。